印度地接-印尼包车

印度地接-印尼包车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发新帖

[玩在印度] 一位英国妇女的印度之行

在世界“拯救儿童基金会”的倡导下,已有许多人长期向世界各国的儿童提供资助。英国《女之友》杂志为了了解这项工作的进展情况,特派一名记者和一名摄影师随同来自英国波尔顿的女资助人朱妮,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去探望她资助的孩子塔番。这次旅行历时六天,行程一万英里。下面是记者道拉斯·克吉就这次旅行所写的报道。

我们谁也没去过印度。在从英国到加尔各答的七小时飞行中,朱妮向我们讲述了她的家庭情况。三十年前,当她还是个孩子时,她的家庭生活相当贫苦。现在,她和丈夫每年约收入两万英镑。朱妮最初是通过一则广告与拯救儿童资助机构取得联系的。按规定,任何五至十四岁的男女儿童,经当地教师考核,凡具有可接受中等教育潜力的,均可申请资助。朱妮和丈夫选中了印度九岁儿童塔番·巴瑞。塔番和父母、两个妹妹以及奶奶住在贫民区。他的父亲靠倒卖旧衣服维持家庭生活。对这个家庭的其他情况,朱妮也一无所知。不过,她曾收到过塔番六七岁时拍摄的一张照片和一封看来是经过痛苦努力写成的短信。信中说t“愿你身体健康,非常感谢你热心的帮助。我要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我很好。请尽快回信。”在加尔各答飞机场,当我们走出装有空调设备的机舱时,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走出候机大厅,已是汗流浃背了。在我们的周围挤满了乞讨的孩子,看上去,这些蔫头垢面的孩子就象从路旁的污水沟和散发着臭气的垃圾堆里走出来的一样。我们记起了临行前朋友的忠告:“给一个就会招来几百个。”我们不敢停留,拔腿就走,孩子们紧紧尾随在后。他们当中,有一个脸上有块块烧伤斑痕的男孩;-个双腿萎缩,坐在一块装有轮子的木板上滑行的孩子,一个双目失明,靠小妹妹引路的青年人。我们匆匆钻进派来接我们的汽车后才松了一口气。这时,我们三个不约而同地把手伸进口袋,把我们从英国带来的所有零钱掏出来,从车窗口扔给了那些可怜的人们。

第二天是星期六,我们就到塔番的家里去。加尔各答一度是印度的首都,现在却是一个混乱的城市。大约一千二百万人从全国各地涌到这里,他们靠惊人的毅力过着苦难的生活。.英国人统治时修建的房屋已经破烂不堪,房顶上长出了小树。由于严重缺水,输水管道已被人故意砸烂。电力严重不足,天天停电,有时一次就长达几个小时。电话经常不通,破旧的公共汽车拥挤不堪,身穿污秽的白色制服的警察挥舞手臂,吹着口哨,毫无希望地企图阻止拥挤的人群。对朱妮来说,她简直不能忍受这一切;笼子里的活鸡,人行道上的理发师,印度的圣牛毫无顾忌地跑来跑去,大街上的羊群,围在垃圾堆旁寻找可拿去出售物品的男女老少……这里的每个人都在为生存而忙着。塔番的家在一条狭窄泥泞的胡同的尽头。我们只好在胡同口下车步行。带着鼻环的妇女们用披巾掩住半个脸,睁大眼睛偷偷地盯着我们。朱妮最担心的是她认不出塔番。但是有关方面已提前将我们的来访通知了塔番的父母。当我们到达时,塔番一家穿上了最好的衣服,在门前迎接我们。塔番站在那里,双手交叉在胸前。朱妮走到他面前和他握手。塔番非常严肃地抬起头,看着这个来自英国的白人妇女。他想笑,但没有笑出来。我们的翻译,一个当地教师,领我们走过一条窄走道,进了塔番家的厨房——一个东倒西歪的小棚子。塔番的祖母蹲在“炉子”旁。炉子是用一个废油桶涂上黄泥做成的,燃料是洒上煤油的牛粪,上面盖着几块煤。塔番的爸爸邀请朱妮参观他们的房间。屋子太矮,朱妮不得不低头而人。房间看上去只有八英尺见方,没有窗户。水泥墙已被烟熏黑了,墙上贴着凡张印度佛祖像。墙角有一个蜡烛台。和房间极不相称的是一座维多利亚式样的挂钟。一个离地面四英尺做床用的木头台子,占去了差不多整个房间,只留下一条窄窄的小过道。塔番一家就住在这里。朱妮取出了她带给塔番的礼物。一个鲁比克魔方和一枚玩具火箭。她教给塔番如何玩,塔番很快就学会了。但他们之间的交流只靠眼神来传递。
回复
 楼主| admin |

第二天上午,我们又到塔番家去。朱妮仍然担心,这里的人会把她当成一位“到这里来行着的英国夫人”。我们到达时,塔番的母亲站在那里,一言不发,表情木然。朱妮坐在塔番家的木台上。塔番拿出一个铁盒子,里边装着这个家庭最珍贵的东西:因年久而发黄的身分证,用布包着的几枚小像章,朱妮在英国写给塔番的信。昨天朱妮送给塔番的魔方和火箭,也用布小心地包了起来。塔番告诉我们,昨天我们走后,他和爸爸一直玩了几个小时。在另一个塑料盒子里,有塔番从别人那里借来的、已经破旧的教科书,一支裂了缝的自来水笔,半片刮胡子刀片,一支只有一英寸长的铅笔和一块橡皮。征得塔番父母的同意,我们带他到附近的市场去。开始他一直走在朱妮的前面。突然,他回转身,伸手拉住了朱妮的手。朱妮后来告诉我们:“从那时起,我感到自己已被塔番接受了。当他向我伸出手时,我感到发自内心的高兴和自豪。”星期天,朱妮打算让塔番出来和她一起吃饭。塔番很高兴,但是他的父母却很有礼貌地拒绝了。后来我们才知道了他们拒绝的原委。原来,在我们前一天带塔番逛市场后,有人就告诫塔番的父亲要提防我们,说我们可能娶拐骗他的孩子,把他带到美国去。近年来,许多印度儿童被合法地送到美国,由当地人收养为子。但是也有不少儿童失踪,沦为幼妓或贩毒者。朱妮请塔番的父亲一同去,他也婉言谢绝了。在他看来,只要离开他的家,就存在着危险。

基期一上午,我们来到塔番就读的学校。这是一所教会学校。三十年前,当这所学校开始兴建时,曾受到印度贵族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贱民是不能接受教育的。现在,这所学校已经得到政府的承认。六至十一岁的儿童可以得到免费教育,另外,政府每天还向每个学生提供二百五十克牛奶和面包。在这所教会学校的七十七名学生中,有五十名是接受“拯救儿童基金会”资助的。资助者每月为资助对象提供六英镑,用于吃饭、服装等。资助的多余款额,由教会为这个孩子在银行开一个户头,在他们离开学校时交给本人或在继续求学时使用。在这所学校里,还有一个竹编组。每个学生要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学习一种竹编手艺。这所学校的施教目标不是使学生成长为博士或律师,而是使学生掌握提高家庭生活水平的技能。参观了塔番的学校,朱妮为她做出资助这个孩子的决定感到高兴。在印度的最后一天是激动人心的一天。朱妮对我说:“当我们的汽车驶向塔番家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了。同时,我也意识到,我对生活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朱妮坐在塔番家的木台上,把塔番拉到自己身边。“我拥抱了他,亲吻了他,他也亲了我。”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朱妮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我们来到屋外,朱妮在树下和塔番以及他的小妹妹玩指语游戏。她希望其他人,特别是摄影师,都走开。

四天的旅行就要结束了。分别的时侯,朱妮和塔番一家都流下了眼泪。塔番的父亲,这位善良的老实人,希望朱妮还会回来探望她的“儿子”。塔番的母亲也笑着表示赞同。朱妮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时,只有眼睛才能表露她的感情。塔番一直在看着朱妮,直到她的身影在胡同口消失,他哭了。当朱妮上汽车的时候,塔番的奶奶把长袍的一角递给朱妮,让她擦去脸上的泪水。现在,朱妮已回到了英国波尔顿的家。过去,她曾准备攒钱买一辆新轿车。从印度回来后,她放弃了这个计划。她开始攒钱买到加尔备答的机票,准备利用假期再去探望塔番。如果可能,她还准备在塔番所在的学校教课。她相信,塔番一定在等待着她,当然也可能不是这样。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塔番不会忘记她。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华人驿站全球地接联盟 华人驿站 ( 陕ICP备16004167号-3 )   版权所有;西安华人驿站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88号楼2; 电话:17762283762; 邮箱:huarenyizhan@qq.com

GMT+8, 2024-3-29 00:38 , Processed in 0.07937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