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地接-瑞士包车

瑞士地接-瑞士包车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发新帖

[玩在瑞士] 中国人留学瑞士的故事

1950年9月14日,瑞士成为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此后,几代中国留学生陆续在“欧洲花园”的象牙塔内深造学习,并将各自所学投入到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中。

  他们的留学记忆,编织出一番别样的中瑞情谊,也见证了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新世纪以来,中国多个领域从起步到成熟的历程。

  “我待瑞士如初恋”

  1957年,曾参与日内瓦会议的外交部翻译邱应觉成为第一个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翻译学院注册的新中国留学生。

  此后,与邱应觉一样,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派留学生来到这里学习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西方语种,他们中的很多人日后成为新中国外交事业的中流砥柱。

  前中国驻瑞士大使蔡方柏就是其中一员。

  “1962年2月,我们先坐了6天6夜火车从北京到莫斯科,停留一夜后,飞往捷克布拉格再转一次机,才最终抵达瑞士苏黎世。”蔡方柏回忆道,那也是26岁的他第一次踏上异乡土地。

  尽管此前已经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学习了四年,但初到法语区的蔡方柏,还是感到困难比预想中要大很多。

  “在国内听力练习做得少,听老师讲课似懂非懂,因为词汇量不够,所以阅读速度也很慢……”蔡方柏说。相比于学业上的障碍,更大的压力来自心理层面——把法语学扎实,才能不辜负祖国的期望。

  这也成为他的动力。经过不懈努力,蔡方柏的法语突飞猛进。他选修了经济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的课程。课余,他还坚持每晚看3-4小时的法语电视节目。

  “这样可以训练听力,又扩大了知识面,丰富跨文化交流的知识,加深对国际局势的理解。”他说。

  与蔡方柏不同,陈宝顺在抵达日内瓦大学之后,才开始接触与他40多年外交生涯一直相伴的意大利语。

  “刚到瑞士,老师是用法语讲课,我们完全不懂,只能用英语交流、用手势比划。”第一堂课的场景他至今历历在目。一个月后,意大利语课程正式开始,更是给他提出了难题。但是,在学习一段时间后,他已经可以做一些意法双语互译的作业。

  1985年,陈宝顺成为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首任总领事。“在意大利,我度过了大半生的青春年华。而我对瑞士的感情,则犹如初恋一般。”他说。

  “不能给中国人丢脸”

  改革开放后,中瑞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发展。中国留学生也得以在更加多元和丰富的领域深造学习。

  1982年,当大多数中国人对计算机还非常陌生的时候,25岁的艾波已经获得了母校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的出国预备生资格,即将奔赴伯尔尼大学的消息让他喜出望外。

  在瑞士的几年间,“我来自中国”这几个字对艾波是一种支撑,更是一种责任:“当时在学校里攻读学位的只有两名中国人,不能给中国人丢脸。”

  尽管是第一次出国、第一次用纯德语学习专业课程,但艾波凭着扎实的学术功底、突出的科研能力很快成为所在的研究所录取的第一个中国人、导师接收的第一个外国留学生,并在第三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

  与艾波几乎同时期留学瑞士的端木美,则在弗里堡大学历史系深造。80年代初,在瑞士的中国留学生比较少见,但那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关注。

  “我在食堂吃饭时,常有外国同学凑过来,问我关于中国的各种问题,我也总是耐心回答,”端木美说,“那是我走出国门后,最初独自面对的‘外交’场面。那段经历也告诉我,来自不同社会制度的人,需要的是对话、包容与理解,而不是对立、争吵和敌视。”

  如今,端木美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瑞士史是她的主攻方向之一。“国内研究瑞士历史的人相对较少,我希望通过学术研究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构架起中瑞友好交流的桥梁。”

  “创新是中瑞两国共同的话题”

  1991年,清华大学的硕士毕业生陆凡前往瑞士洛桑联邦高等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成为聚合物研究实验室中第一个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谁承想,在瑞士的5年时光却开启了陆凡专注于互联网的职业生涯。正是在这里,陆凡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也是在这里,陆凡感受到了创新的力量。

  如今,他已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的CEO,瑞士的经历一直是他宝贵的财富。“我对瑞士的记忆从未改变,她始终是美好的、年轻的。”

  在新世纪之初前往瑞士留学的杨洲,则是中瑞在创新领域合作不断深化的见证者和受益者。

  2003年,杨洲在取得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后,前往苏黎世联邦高等理工大学的非线性光学实验室做博士后。

  “当时,周围的出国之风正盛,我也有种强烈愿望想到外面看看。”杨洲说。到了瑞士才发现,学校里的中国学生非常多。瑞士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独特资源优势,让国内很多学生和学者心向往之。

  初到瑞士,教授建议杨洲专攻非线性光学有机晶体,这是有着良好应用前景、在国内尚有发展空间的新型材料,和杨洲在国内的科研内容大有不同。为了尽快出成果,杨洲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周末没事就泡在实验室里,就连圣诞假期也如此。”

  “中国学生很刻苦,善于钻研;瑞士则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浓厚的创新氛围,有时大家喝咖啡休息时,也会聊聊自己的科研进展和新的想法。这样的结合就很容易出成果。”杨洲说。

  回国后,杨洲凭借在瑞士的一系列工作成果成为了北京科技大学的教授,在瑞士的研究方向也成为他目前的研究领域之一。如今,他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前往瑞士留学深造。“中瑞两国现在是创新战略伙伴关系,这将带来更多合作机遇,创新是中瑞两国共同的话题。”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华人驿站全球地接联盟 华人驿站 ( 陕ICP备16004167号-3 )   版权所有;西安华人驿站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88号楼2; 电话:17762283762; 邮箱:huarenyizhan@qq.com

GMT+8, 2024-4-19 17:45 , Processed in 0.05878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