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研学旅行

海南研学旅行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发新帖

临高和新村依托特色资源,打造渔耕文化乡村旅游点

来源: 海南日报
1128652994_16526607775611n.jpg

在临高和新村“头洋·海堂”渔耕文化乡村旅游点,游客在民宿书屋阅读。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吃上旅游饭 增收路更宽
  垂钓赶海、稻田观光、星空露营、居住珊瑚民宿、品尝土窑海鲜……在临高县东英镇和新村,一个集循环生态农业、创意观光农业、海洋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研学综合体验地已初步形成。这里便是“头洋·海堂”渔耕文化乡村旅游点。

  5月13日,从海南解放公园沿着公路一路向南行驶约5公里,就来到了“头洋·海堂”渔耕文化乡村旅游点。该旅游点的负责人叫陈万波,是和新村人。2018年,他辞去在海口的工作,返乡创业。“家乡靠海,资源丰富,这些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乡村旅游潜力较大。”陈万波说。

  和新村位于临高县西北角,下辖4个自然村,是一个沿海村庄,渔业资源较为丰富。临高的八景之一“龙潭神雨”就位于和新村。
  如何挖掘旅游资源?2018年底,陈万波盘活村庄闲置的宅基地和土地,以特有的渔耕文化为主线,打造“山海连片”的渔耕人文研学旅行目的地。
  目前,旅游点已形成了海堂小院珊瑚民宿区、龙潭神雨非物质农耕文化区、冷泉稻田休闲文化区、垂钓赶海渔乐区、星空露营及房车基地等主题板块。

  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头洋·海堂”就吸引不少高校学生等前来开展研学旅游,也成为家庭亲子旅游的好去处。去年,“头洋·海堂”渔耕文化乡村旅游点(和新村)获评“海南省五椰级乡村旅游点”。如今,“头洋·海堂”已成为和新村一张靓丽名片。

  红色,是和新村最鲜明的底色。在革命年代,和新村多名男女青年积极开展革命活动,踊跃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与此同时,村里群众踊跃筹款、捐粮,全力以赴支援革命队伍。
  近年来,和新村坚持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总抓手,通过党建引领,抓班子强队伍,找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海南日报记者在和新村“阳光助残就业帮扶车间”特色就业示范基地注意到,基地采取“企业就业培训+助残产业+托养服务”模式,将服装加工产业引接到村里,就近就地安置残疾人或困难家庭劳动力人员就业。

  和新村村民王不霞于2019年底经过企业培训后正式上岗。她说:“以前在家带小孩没有收入,如今在这里工作不仅有了收入,还方便照顾家庭。”目前该车间已吸纳20多人就业。
  走在和新村入村主干道上,道路干净整洁,路旁还种上了樱花树。为配合村里发展旅游,进一步美化村容村貌,村里从省外引入樱花树。“目前种了140多株樱花树,大概2023年春节前后开花。”和新村党支部副书记陈逢源说。

  一直以来,和新村村民从“龙潭神雨”水塘引水灌溉农田。然而,有不少村民开始在“龙潭神雨”水塘周边种地种菜,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浮莲疯狂生长,影响了生态环境、村庄面貌。

  为守好生态底线,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去年临高投入资金启动建设龙潭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还启动“龙潭神雨”景区综合体项目。据了解,项目规划约3000亩,依托“龙潭神雨”等文化内核,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餐饮服务、主题民宿、亲子研学于一体的现代乡村旅游示范区。
  “接下来将做好‘头洋·海堂’项目扩建和资源整合,不断推进项目发展壮大,带动更多村民增收。”陈万波说,“‘头洋·海堂’不仅吸纳村民土地入股,还为村民就近提供就业。希望让村民在参与乡村建设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记者 张文君)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华人驿站全球地接联盟 华人驿站 ( 陕ICP备16004167号-3 )   版权所有;西安华人驿站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88号楼2; 电话:17762283762; 邮箱:huarenyizhan@qq.com

GMT+8, 2024-4-20 07:01 , Processed in 0.09566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