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地接-法国包车

法国地接-法国包车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发新帖

[玩在法国] 法国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西蒙,法国华人导游介绍当地文化

198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金授予七十二岁的法国作家克洛德·西蒙。诺贝尔文学奖金的建立,已有八十四年了。在这期间,法国先后有十二位作家荣获这一桂冠,然而西蒙的当选却与前十一位有所不同:自从让-保尔·萨特(1905-1980)于1964年拒绝接受这一最高文学荣誉之后,法国一直无人能够登上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基金会的领奖台。因此,在法国人看来,西蒙的获奖,意味着瑞典文攀院巳结束了对法国作家的惩罚。
事情远非这样简单,西蒙之所以能在二十一年后再度为法国夺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是因为他一向致力于对人类状况的描写,将诗人和画家的创造性融为一体,用清新、敏锐、综合的笔触,描绘出入类社会的境况。
克洛德西蒙.jpg

”西蒙是男人还是女人?”
西装在法国的名声并不十分显赫。六十年代以前,他先后发表过《作弊者》(1945)、《风》(1957)和《草》(1958)等作品,均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1960年他的重要长篇小说《佛兰德公路》问世,才赢得一些声誉。
因此,法国批评界在介绍他的情况时,只是寥寥数笔,并没有给予更多的重视。要找一本有关西蒙的详细传记更是困难。难怪瑞典文学院的决定公布之后,上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塞弗尔特问道:“克洛德·西蒙是男人还是女人?”
关于西蒙的身世,我们了解得很少,只知道他1913年出生于原法属殖民地马达加斯加岛的首府塔那那利佛.然后又在法国的东比利牛斯省度过自己的童年。青年时期,他来往于地中海沿岸城市佩皮尼扬和巴黎之间,并到牛津、剑桥等大学向名师学习绘画和电影艺术。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应征人伍,参加骑兵团抗击德国法西斯。1940年,法国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在希特勒的“闪电战”面前全线崩溃,西蒙也在这次溃败中成了战俘,并于当年越狱脱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回到童年时代的东比利牛斯省,在佩皮尼扬附近的萨尔斯经营葡萄园。也许,正是这种闲适的田园生活,才使他有机会把过去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诉诸笔端,从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人群。从《作弊者》到《田园诗》,西蒙先后写过十六部小说,虽然他的风格在这将近四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变化很大,他对社会的关注却未减弱。因此,法国作家阿兰·罗布一格里耶撰文说:“诺贝尔奖金所奖赏的,正是他这种对现实世界,对人以及对自由所表达的爱。”

华人驿站巴黎地接社供稿
回复
 楼主| 多特蒙德队 |

走自己道路的作家
西蒙荣获1985年诺贝尔文学奖金的消息传来,《巴黎竞赛画报》的编辑说:“克洛德·西蒙一向被看作是新小说派的领袖人物之一。但他却是独自继续自己的旅程的。”这句话初看似乎费解,既然西蒙是一个流派的“领袖人物之一”,他怎么可能“独自继续自己的旅程”呢?然而,只要弄清新小说派的性质,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新小说派产生于五六十年代的法国,是一个关系非常松散的作家团体。除西蒙外,被归到这一流派当中的作家还有娜塔莉·萨洛特(1902-)、阿兰·罗布一格里耶、米歇尔·布陶(1926-)等人,其中萨洛特和罗布一格里耶是这一流派的主将。这些作家一反十九世纪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要在小说的表现手法、语言等方面做新的探索,从而揭示出客观世界与人的内心世界的真实本质。严格说来,这并不是一个文学流派,正如罗布一格里耶所说的那样:“这个团体完全与流派相反。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团体中走自己的路,因此大家所选定的方向就显得相差甚远,如果不说是对立,至少是有分歧。”实际上,这些作家之所以会被人看作是新小说作家,就是因为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新手法,表现了他们对世界的各自不同的新认识。然而,新小说并不是一开始就被人接受的。
1956年,罗布一格里耶筹划通过午夜出版社出版一批有革新精神和创造个性的作家的小说时,偶然看到了西蒙的《风》的手稿。罗布一格里耶在谈到他当时的心情时说:“我立刻就想见到这位作者,我觉得他前途无量。”他发现西蒙的小说从头至尾贯穿着一种强烈的语流,“有如急风暴雨一般”。但奇怪的是,其中也插入了一些传统的描述,使这种滚滚而来的语流突然中断。他把这个问题向西蒙提了出来,西蒙不无苦衷地告诉他,如果没有这些缺乏灵感的无用章节,出版商就会拒绝发表他的作品。为了使作家的才能得到自由发挥,不受出版界的任何限制,罗布一格里耶建议西蒙去掉那些“讨人喜欢的作料”,按照最初的想法恢复小说的本来面目,拿到午夜出版社出版。
从此,西蒙走上了“为法国摘取瑞典桂冠”的道路。罗布一格里耶在谈到新小说派作家西蒙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时感慨地说,为了使他们这种荒诞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渐渐隐去,他们“竟等了将近三十年”。西蒙不象罗布一格里耶那样,强调纯客观主义的描写,而是注重主观感情的抒发,他也不象萨洛特那样,用精神分析家的严格方法挖掘人物的意识,而是表现人在特定时刻的朦胧感觉。因此,他的作品如同法国意识流大师普鲁斯特(1871-1922)的作品一样,充满了回忆、想象和联想。他反对传统小说家那种无所不知的叙述方法,主张让谈者对作品的人物和事件参加意见。特别是,为了真实地表现出入头脑中那延续不断、混乱不堪的思想流动;他借用了“回闪“、“镜头突转”、“迭印”等电影表现手法,把人在某一时刻的复杂心理状态同时呈现在读者面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楼主| 多特蒙德队 |

不仅如此,他还有意将标点符号去掉,其效果仿佛使人真的看到了那浑然一体、杂乱无章的思想流:“……但是我当真看到他了还是自以为看到他了或者这仅仅是我事后的想象或梦幻,也许我在睡觉我不是从来也没有停止过睁着眼睛在大白天睡觉单调的马蹄声显得白天更加宁静五匹马在自己的身影上踏着蹄子总也不能准确地踏在同一个步点儿上就象一阵交替起伏的吧嗒声你追我赶互相重逸有时还混同在一起仿佛只有一匹马似的……”这段话译自西蒙((佛兰德公路))的结尾部分。对于这种表现手法,我国读者可能还不太习惯,可是1985年诺贝尔文学奖金所奖赏的,就是以这部作品为代表的作家,由此不难看出国外欣赏标准变化之一斑。

无心插柳柳成荫
西蒙一向不慕功名,更不愿意为讨得别人的欢心出卖自己。他埋头写作,试图在人类激情的间断性和连续性当中,发现一种更为真实的意识本质。有些人也许会认为他的作品冷漠、抽象,无视物质世界的存在。然而,瑞典文学院的十八位智者却独具慧眼,将诺贝尔的文学桂冠戴在他的头上。
七十年代,当西蒙小有名气之时,一些年轻人便学着他的样子进行写作,他们不仅套用西蒙所特有的词汇、句子和节奏,甚至作品的人物也同他的一模一样。殊不知,西蒙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创新。因此,他们亦步亦趋的模仿,与其说是对西蒙的崇拜,不如说是对他的讽刺。
十五年前,有个人用西蒙式的手法写过一篇短篇小说。书中的主人公是个大作家,名字也叫克洛德·西蒙,这个人酒后狂言,总觉得自己就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西蒙当时还为这篇小说写过序,当然,他那时不会有这种奢望。然而,无心插柳柳成荫,十五年后的今天,现实中的西蒙却真的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金。

回复 支持 反对
现代法国人的起源非常复杂,主要由凯尔特人、日耳曼人和罗曼人构成,其中罗曼人所占比重最大。法语本身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拉丁语的一种现代形式。那些古罗马的拉丁语天才尽管早已作古,却似乎始终左右着法语文明发展的轨迹和方向。古罗马人对秩序和理性的热爱、对极端状况的竭力避免等特征被后来的法国人所继承。然而这些特征在法语文学中的体现却并不明显。尽管法国通常是新的文艺运动的发源地,但这无法改变法国人思维保守的事实。

法国人历来非常严肃的看待美学问题;一部法国文学史,便是学习文学发展脉络的最好教材。由于法语文学拥有悠久和丰富的历史,并在发展过程中对其他语言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通常认为其占据了西方文学发展的核心位置。
有时法国人自视为高卢人的后裔,继承了所谓的“高卢精神”,追求轻松愉悦的欢乐,喜欢嘲讽别人,从不严肃的思考生命和生活的相关问题。实际上,在所有法语文学中都可以看到这种“高卢精神”的影子。然而,法语文学有一个非常基本的特征却经常容易被人忽视,那就是绝大多数最伟大的法语作家的作品中“高卢精神”体现得并不显著。
如此简单的概括显然不可能将复杂的法语文学的特征解释清楚。对于大多数外国人,尤其是讲英语的人而言,以表述明白、表意准确和风格高雅为特征的法语散文似乎在形式上要优于法语诗歌。然而法国人却会竭力反驳这一点。在他们眼中,法语诗歌独特的韵律感是旁观者永远也无法充分领略的,其魅力绝不亚于声名远播的法语散文。对法国人而言,法语诗歌的独特性根植于法国文明的传统,并且也切合法国人的品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华人驿站全球地接联盟 华人驿站 ( 陕ICP备16004167号-3 )   版权所有;西安华人驿站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88号楼2; 电话:17762283762; 邮箱:huarenyizhan@qq.com

GMT+8, 2024-3-29 18:25 , Processed in 0.07774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